相山讲堂之皖北文化系列讲座——“竹林七贤 千载悲思”精彩开讲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工作,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品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设置了相山讲堂,并决定把皖北文化和“行走隋唐大运河”系列讲座纳入相山讲堂。相山讲堂的指导思想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是:人文情怀,灵魂家园;文化哲思,精神家国。主办单位是:校党委宣传部、人文社科处、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团委。
4月26日下午,文学院博士、副教授任荣在逸夫楼300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竹林七贤,千载悲思”的学术讲座。
讲座分五个部分:竹林七贤的时代背景,嵇康的生平与家世,竹林七贤与酒、药,嵇康的思想与创作,嵇康之死。通过“战乱频仍与生命意识觉醒”、“门阀制度与人才选拔”、“畸形的世风——以貌取人”、“政府机构的腐败和士风的堕落”四个角度的论述和探讨,任荣向同学们解读了魏晋时代的重重矛盾,展现了寒门子弟长期处在压迫和无法翻身的境地。魏晋文人作为当时生命意识最活跃的阶层,自然不甘处于这种注重家世、以貌取人的腐败世风下,从而促使出现了一些反抗世俗眼光,追求高深境界的贤人。
竹林七贤,千载悲思。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所生存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对底层读书人而言不理想的时代,但却是文学史上重要的时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名士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鼓励,不为现实所打倒,勇敢去寻求自己的生命价值存在。”任荣副教授如是说道。
( 文:徐荣嵘 赵颖 胡玉凤 郑广垠 / 图:葛婕 薛祯钰 / 审核:王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