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详细内容

相山讲堂之皖北文化系列讲座——从中心到边缘:古代皖北教育精彩开讲

来源:党委宣传部 人文社科处 团委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发布时间:2017-05-15 15:15:5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工作,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品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设置了相山讲堂,并决定把皖北文化和“行走隋唐大运河”系列讲座纳入相山讲堂。相山讲堂的指导思想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是:人文情怀,灵魂家园;文化哲思,精神家国。主办单位是:校党委宣传部、人文社科处、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团委。

5月10日下午,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刘佰合在逸夫楼300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从中心到边缘:古代皖北教育”的学术讲座。

讲座之初,刘佰合教授给我们详细的从建省之前、民国时期、建国之后三个阶段介绍了区别皖北的分界及其具体地域,并针对学术上对于皖北的不同描述做出了以下三点解释:省情的变化、民众对于皖北的认知度、现实政策的影响。他表示皖北是多元的概念,文化的概念。同时刘佰合教授也认为皖北教育文化总体的发展是由早发到中伏再到后起的,这样的总体发展也分为教育萌芽,渐进文明、教育大家,成绩卓越、社会教育,教义为先、转向滞缓,近于边缘、适逢盛世,行头还上五大阶段。在此基础上,刘佰合教授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大禹时期的皋陶开创中国法制思想的先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皖北三子”以及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再到后来两汉时期私学和官学的兴起,皖北凭借着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和优秀的人文氛围,成为了当时安徽省甚至全国的教育中心。然而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动和其他各种原因,到了宋元明清时期皖北教育已经逐步落后于安徽其他中南部地区,这便是从中心到边缘。但现在随着皖北的迅速崛起和发展,皖北的教育复兴也逐步体现。

“从刚开始的盛极一时到后来的逐渐衰落,皖北教育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是它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所遗忘,它给后人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也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谈到过去,刘教授颇有感慨,说到未来,刘教授也有自己的展望。“现在皖北的教育也逐渐崭露头角,‘适逢盛世,迎头赶上’是我们对皖北地区的期待。”

( 文:汪雪吟 朱玉琪 李玉卫 /  审核:王向阳 )

分享到:
【打印正文】

yl23455永利官网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